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78篇
  免费   13856篇
  国内免费   8994篇
电工技术   1052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2388篇
化学工业   16242篇
金属工艺   8116篇
机械仪表   8461篇
建筑科学   8969篇
矿业工程   4233篇
能源动力   3205篇
轻工业   12447篇
水利工程   3397篇
石油天然气   4377篇
武器工业   1587篇
无线电   130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093篇
冶金工业   4618篇
原子能技术   2173篇
自动化技术   17859篇
  2024年   333篇
  2023年   1960篇
  2022年   4586篇
  2021年   5814篇
  2020年   4282篇
  2019年   3006篇
  2018年   3335篇
  2017年   3731篇
  2016年   3271篇
  2015年   5002篇
  2014年   6500篇
  2013年   7773篇
  2012年   9280篇
  2011年   9697篇
  2010年   9220篇
  2009年   8916篇
  2008年   9563篇
  2007年   8980篇
  2006年   8086篇
  2005年   6668篇
  2004年   4683篇
  2003年   3393篇
  2002年   3177篇
  2001年   2975篇
  2000年   2500篇
  1999年   1409篇
  1998年   800篇
  1997年   652篇
  1996年   561篇
  1995年   498篇
  1994年   366篇
  1993年   314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7篇
  1959年   25篇
  195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江  王嘉懿  谢利  周星  边文慧 《包装工程》2022,43(19):49-55
目的 从包装功能实现的角度分析研究时间–温度指示器和食品新鲜度指示器的原理、类型与发展趋势,指出开发设计时间–温度指示器和食品新鲜度指示器应完成的包装功能,为有效实现包装交流功能提供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持。方法 列出现有食品包装功能在物理环境、周围环境和人类环境下的实现矩阵,通过研究时间–温度指示器和食品新鲜度指示器的实现原理和所满足的包装交流功能,探讨这2种技术提高矩阵中分值较低元素的可行性。结果 时间–温度指示器监测食品所经历的时间、温度的完整历程,有助于提高实现矩阵中ComA元素的分值;食品新鲜度指示器提供生理变化或微生物生长引起的食品质量变化的定性或半定量信息,有助于提高实现矩阵中ComH元素的分值。结论 时间–温度指示器和食品新鲜度指示器能够有效提升食品包装的交流功能,保证消费者安全,减少资源浪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Cr doped ZnAl2O4 spinel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the traditional solid state reaction and co-precipitation synthetic route, an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has some superiority in contrast to the solid state reaction method. XRD, FT-IR, and XPS spectra confirmed that the well-crystallized spinel cubic phase of ZnAl2O4: Cr3+ samples were successfully formed. The morphology of the samples was investigated by FE-SEM and FE-TEM,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mples by the co-precipitation route can generate a smaller size of particles compared to the solid state reaction. Photoluminescence excitation spectra monitored at 686 nm are comprised of two broad excitation bands near 530 nm and 395 nm, and the emission spectra show emissions ranging from 640 to 780 nm, due to the 2E?→?4A2 spin-forbidden transition of Cr3+ ions in spinel lattices. The optimized concentration monitored at 686 nm is 1%, while at 693 nm is 3.5%. Compared with the samples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method, the samples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show preferabl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such as the higher photoluminescence intensity and higher quantum efficiency. Several phosphor-converted LEDs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epared samples.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phosphor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plant growth and supplementing the red region in white-LEDs and the phosphors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are more suitable to be used in phosphor-converted LED devices due to their preferabl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四方Sr3YCo4-xCuxO10.5+δ(x=0~1.0)多晶。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研究了多晶的有序化相变及结构。在固溶范围内(x=0~0.4),观察到有序峰(103)和(215),说明四方Sr3YCo4-xCuxO10.5+δ多晶为超结构,这是由于合成时在1000℃以上发生了吸氧(δ)有序化相变;当x=0.6~1.0时,978℃时在晶界处形成了单斜杂相,破坏了Sr3YCo4-xCuxO10.5+δ多晶的有序。当x=0~0.4时,多晶呈半导体输运行为。随着Cu掺杂量的增加,Co4+提供的空穴载流子浓度增大,电阻率明显下降;由于Cu的固溶,自旋熵增加,载流子浓度和自旋熵的共同作用使x=0~0.2多晶的热电势不变,x=0.4的热电势降低。并且Cu掺杂导致的晶格畸变使Co3+离子由高自旋态转变为高/低自旋混合态,磁化强度和铁磁转变温度(Tc)降低,磁结构由G-型反铁磁转变为铁磁。在进行二次烧结后,300K时电阻率明显降低,热电势为一次烧结的2倍,可能是二次烧结使多晶的有序化程度增大,提高了铁磁有序排列。  相似文献   
4.
5.
甫沙4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昆仑山前冲断带的柯东构造带上,北部和东部分别发育有柯克亚和柯东1井油气田。为研究甫沙4井原油来源与充注过程,对原油样品和连续抽提后的含油砂样各组分(游离态、束缚态、包裹体)进行GC、GC?MS和 GC?IRMS分析,与柯克亚凝析油气田油样进行油—油对比。结果表明:甫沙4井晚期充注原油组分具有C29?32重排藿烷、重排甾烷和Ts相对含量高,C27?29甾烷ααα 20R分布呈反“L”型,以及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值较低等特征,与柯克亚凝析油气田来源于二叠系普司格组(P2?3p)烃源岩的主体原油(I类)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而早期充注的原油组分具有重排藿烷、重排甾烷和Ts相对含量较低,C27?29甾烷ααα 20R分布呈“V”型,以及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值较高等特征,与柯克亚凝析油气田来源于中—下侏罗统湖相泥岩的II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一致。甫沙4井经历3个阶段成藏过程:①在上新世,二叠系烃源岩于生油晚期阶段生成的I类原油运移至柯克亚构造带或柯东构造带深部形成油藏;②在更新世早期,侏罗系烃源岩于生油早—中期生成的II类原油运移至甫沙4井白垩系储层;③在第四纪,强烈的构造作用使深部I类原油沿断裂调整进入甫沙4井白垩系储层。最终造成甫沙4井白垩系储层II类原油先充注,I类原油后充注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Shapley值归因解释方法虽然能更准确量化解释结果, 但过高的计算复杂度严重影响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本文引入KD树重新整理待解释模型的预测数据, 通过在KD树上插入虚节点, 使之满足TreeSHAP算法的使用条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KDSHAP方法. 该方法解除了TreeSHAP算法仅能解释树结构模型的限制, 将该算法计算Shapley值的高效性放宽到对所有的黑盒模型的解释中, 同时保证了计算准确度.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 KDSHAP方法的可靠性, 以及在解释高维输入模型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